《故鄉的泥土》賣糧打白條十分真實,但糧食爲何增收,言之不詳

11月20日,電視劇《故鄉的泥土》播出至第13集。在最新的劇情內容當中,包產到戶之後的沙窩村實現了糧食大豐收,繼而,出現了農民們去糧站賣糧的時候,糧站只能打白條的問題。這個大情節,是較爲真實的,應該給劇作點贊。顯然,編劇是經歷過那個年代,並且對那個年代進行了一定量的觀察的。當然,我認爲,編劇的觀察依舊不夠細致,浮於表面。

先說賣糧打白條的事兒。這個事兒,相對真實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確實出現了糧食大豐收的景象。而部分糧站,是沒有那么大的庫存的,說白了,糧食已經存不下了。所以,全國很多糧站都出現了只能給賣糧農民打白條的情況。糧站用這種方式,逼迫農民把糧食存在自己家裏。

其實,各地農民,也都有自己儲存糧食的方式和方法,青年觀衆們不用擔心。中國農民自己存糧食幾千年了,早就是熟稔得很。部分比較貧困的農村,其實還出現了另一種現象,即便是糧食大豐收了,農民們都不賣糧啊,而是自己儲存起來,等第二年的糧食已經大豐收了之後,才賣上一年的。中國農民餓怕了,手裏有糧,心裏不慌啊。因此,糧站打白條的事情,只是短暫出現。

再說糧食豐收。《故鄉的泥土》當中,通過老支書和另一位老同志的對話,告知觀衆,糧食已經從畝產三百斤,一躍成爲畝產六百斤。這也是相對真實的。在這個畝產數量上,編劇是有生活的。這個畝產,講的是小麥的畝產,不是咱們南方觀衆熟悉的水稻哈,也不是秋季的玉米哈。這裏,需要重點標注一下。

展开全文

那位問了,咱們中國當下,北方小麥的最高畝產,能實現多少呢?平均畝產上八百斤,應該不太難,最高畝產,有過千斤的。咱們當下和曾經比,糧食增產,確實翻了好幾番。糧食爲什么會增產呢?這裏邊,有很多原因,《故鄉的泥土》在處理這個“原因”問題上,又顯得編劇膚淺了,沒有深入生活了。

在古代的時候,咱們中國農民種糧食,絕大多數的時候就是靠天喫飯,風調雨順了,不洪澇不幹旱了,一年兩季畝產三百斤糧食,就不錯了。咱們不妨具體一下,聊華北平原,尤其是滹沱河流域,這么聊,更容易出具體的真實。明代末年,玉米來到北方,滹沱河一帶开始種植,一年兩季的畝產,才正式上三百斤。

49年之後,滹沱河流域的畝產开始出現上升。原因是什么呢?莊稼一枝花,全靠糞當家。49年之後,拾糞運動是一代人的記憶。這裏講的糞,不僅僅是人畜排泄出來的經過發酵的糞便,更包括一些土炕形成的帶着硫化物的土坯。很多生產隊也自己生產“糞”。大家都知道,多上糞,才能多增產。當年,牲口要是在外邊拉泡屎,大家夥趕緊把這泡屎搶了。這不是和青年朋友們开玩笑。

同時,49年之後,滹沱河流域也开始修水庫。日本鬼子佔領華北之後,就开始修水渠了。現在華北平原上的那個石津總灌渠,前身就是日本鬼子搞的。他們當年想要把那個灌溉渠修成兩用的,一邊灌溉,一邊航運。航運的目的,就是把河北井陘的煤礦運到天津港去。49年之後,石津總灌渠依舊發揮着灌溉的作用。同時,60年代,崗南水庫、黃壁莊水庫相繼修建,雖然造成了滹沱河下遊沒水,但石津總灌渠水源充足了,灌溉更充分了。有水灌溉,就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靠天喫飯的狀態。

到了七十年代,中國在農業上還有倆變化。一個是,大量化肥廠出現了。另一個,很多高科技的高產量的種子出現了。日本方面對咱們也有援助,這一點,不應該日本鬼子侵略過咱們,咱們就否定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日本。這兩個變化,促成了八十年代初期的連續多年的糧食大豐收。這是編劇在《故鄉的泥土》當中忽略或者故意忽略的事情。

我們講八十年代初糧食大豐收這件事情的時候,總是喜歡把功勞全部歸爲包產到戶上。這就不夠全面了。包產到戶,調動農民勞動積極性,當然會大豐收,但是,化肥和種子的新變化,也是重要的原因,而且是非常重的。乃至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的那些農業灌溉水利工程,也是有糧食大豐收的重要貢獻力量的。這些力量共同作用,帶來了八十年代的連續多年的大豐收。

編劇只說包產到戶帶來大豐收,就把這件事情說單薄了。一個最有效的對比便是,中國農業“包產到戶”搞了幾千年了,糧食還不是畝產二三百斤嘛。爲什么到了八十年代初,就迅速提升到六七百斤了呢。灌溉、化肥、種子、勞動積極性,缺一不可。文學影視作品,要真實現自己的史學價值,就需要在這些方面做得扎扎實實才行。《故鄉的泥土》有講時代真實的意思,但缺一些能力。《故鄉的泥土》就像是劇情當中的那件破軍裝,漏洞百出,但它依舊是軍裝,我寫劇評的意義,似乎更像是出來給它縫縫補補,努力讓它成爲體面的衣服。(文/馬慶雲)
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
標題:《故鄉的泥土》賣糧打白條十分真實,但糧食爲何增收,言之不詳

地址:https://www.fastusing.com/article/47500.html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