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石|喫茶去 拿酒來
喫茶去 拿酒來
□ 尹石
拿酒來
拿酒來
喫茶去,拿酒來。是的,若作對聯,上下聯平仄如此。然則,若按詩意,應先飲酒後解茶。
還是先來三杯酒吧:一杯开懷,二杯解憂,三杯生萬物!“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晚來風急?”唯美酒加咖啡,才能“三‘杯’過後盡开顏”的!
既然“食不厭精”,又何拒“蘭陵美酒”呢?古人“唯有杜康”,今人“陳年茅台”——是有點奢侈,但在某種特別情況下,美酒是买者不飲,飲者不买。說是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”?
當然,有酒當飲者如武松“三碗不過岡”之米酒,孔乙己鹹亨酒店茴香豆下肚之黃酒,孟浩然“把酒話桑麻”之低度酒等是也。
酒不醉人人自醉,皆大歡喜,入鄉隨俗,因人而異,因地制宜——此乃真君子也!
“李白鬥酒詩百篇”,是爲“與爾同銷萬古愁”;王維“勸君更盡一杯酒”,只怕“西出陽關無故人”;陸遊一杯愁緒黃縢酒,緊執唐琬紅酥手,是表達人生幾多無奈“錯錯錯”;歐陽修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”……消愁,解憂,寄情——無非是對生命苦短、好逑失意的“一片春愁待酒澆”罷了!
南唐名臣韓熙載夜夜酒色歌舞升平,意在表明無意政治以消除後主李煜對其猜忌,顧閎中受命前往暗訪繪制《韓熙載夜宴圖》。然,李後主還是“一江春水向東流”,斯圖則永存後世。今人傅抱石“往往醉後”方畫出《江山如此多嬌》巨制,以留永芳。看來,酒既能醉己,也能醉人!酒真好,真好酒!
誠然,酒,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不同場景則生出不同命運。皇帝詔恩,宮廷盛宴,觥籌交錯,以慶天下;將軍出徵,野帳酒令,豪傑舉觚,以勵士氣,以壯軍威;文期酒會,西山題壁,曲水流觴,文以載道;漁樵耕讀,一牆籬圍,兩碟小菜,三杯烈酒,“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”……
有一種酒是不能去喝卻又不能拒之,可謂之“政治酒”。其宴必險象環生,暗藏殺機,只能鋌而走險,看各人造化了。楚漢相爭,“鴻門宴”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不能,歷史在此瞬間定格了垓下之圍霸王別姬的悲劇。三國爭战,“青梅煮酒論英雄”,曹操宴劉備,指備曰: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與操耳!”劉備不寒而慄,驚恐萬狀,若非“巧借聞雷來掩飾,隨機應變信如神”,以柔勝剛化險爲夷,豈有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一哉?看來《紅燈記》中鳩山請李玉和去喝酒,也是別有用心的,必須“臨行喝媽一碗酒”,才能“渾身是膽雄赳赳”赴湯蹈火……
人雲“一人不喝酒”,然也。最好三五好友,有約而至。或爲相思,或爲有喜,或爲解憂,或爲問道……
然而,和誰喫酒很是重要。酒可助興,酒可感傷。和有共同語言者同飲爲“甜酒”,自是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倘能飲美酒佳釀,且遇吳姬壓酒,則“效果”一定會錦上添花;倘若遇有同桌一人不協調者,則“話不投機半句多”,此爲“苦酒”,道不同不相爲謀,只能是“最後的晚餐”了;還有一種主人好“紅杏枝頭春意鬧”,使賓客參差不一,男女混合以助酒興,可謂之“豔酒”,但往往會至“一時履舄交錯,釧動釵飛”,雖“雅俗共賞”,卻也會令人哭笑皆非耳。
酒,集日月之精華,行陰陽之平衡。液態固我本,剛柔濟人生。
無論如何,酒是人生知己,喜、怒、哀、樂寄托者,無酒不成席,無酒不琢器……酒的誘惑力太大,就連才女李清照也不讓須眉,賴酒興填詞,往往“東籬把酒黃昏後”時出佳句。
既來之,則飲之。量有大小,盡量爲之;度有高低,盡興則已;斯與美人共,古今中外同。
酒,好酒。來來來,再幹上一杯吧,“今宵離別後,何日君再來?”“五花馬,千金裘,呼兒將出換美酒,與爾同銷萬古愁”——
拿酒來!拿酒來!
拿酒來 喫茶去
喫茶去
喫茶去
“昨夜雨疏風驟,濃睡不消殘酒。”“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……便縱有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?”本以爲睡去忘記一切煩惱,醒來又將重獲新生,殊不知,借酒澆愁愁更愁!不如歸去,煮一壺天地,品一杯香茗……
良藥苦口,苦茶醒神清心,暖胃通腸,沁人肺腑,暢人脈絡,聰人耳竅,明人目眸。开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,除卻神仙少不了。而寧可食無肉,不可飲無茶。茶,不可一日無此君耳——“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”。
獨上高樓,把欄杆拍遍,無人會,茶中滋味。衆裏尋他千百度,山長水闊知何處?去!呼童抱琴提壺“喫茶去”,與爾品茗共甘苦!
“喫茶去”——去何處喫茶?喫何方茶?
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奶茶一碗,馬頭琴上呼倫貝爾大草原;南陽諸葛庐,西蜀子雲亭,黑茶三飲,天下大事定乾坤;滇紅普洱老班章,千年古茶煮香西域,猶聞駝鈴馬幫來;布達拉宮,酥油聖茶喝醉了美麗雪山;若能沿着塔裏木河、孔雀河採集兩岸野生羅布麻茶,煮一壺溫情,攜上帕米爾高原,融化了紅其拉甫的冰雪;武夷巖茶,狀元及第回山感恩披紅袍爲大;凍頂烏龍、鳳凰單樅、安溪鐵觀音,一飲三嘆,直把他鄉作故鄉,未老莫還鄉,還鄉須斷腸……
當然,最佳茶之名城豈能不往?有來無往非禮也,人生苦短,不負如來不負卿,去!
煙花三月下揚州,趕去冶春、富春茶社喫“早茶”,沏一杯“魁龍珠”,銀筷慢慢提起蟹黃湯包,嘗大煮幹絲,“着實不醜”,領教了何謂“早上皮包水”的情調。
旋而飛抵蓉城聽錦城絲管日紛紛,半入江風半入雲的古街鬧市茶樓,陋巷茶攤,十裏長街茶代飯,百年老店客常新,可謂萬人空巷泡茶生。余曾“親自”登老城閣樓,感受一次“喫茶才是享受生活”的人生哲學。
如果還想去羊城,那才叫一個“聲聲慢”!早茶午茶下午茶,更連宵夜茶。“食在廣州”實乃名不虛傳,天上人間長坐卻話“功夫茶”。外人豈知他們的錢都是在茶杯中生長出來的,他們的大腦也是在茶水中泡聰明的……
“喫茶”歸來長三角,依舊是誰不說俺家鄉好——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,能不憶江南!能不憶綠茶?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去太湖東山品碧螺春早,看煙雨太湖茫茫,頓覺兩眼朦朧,此處當有詩耳——心有靈犀一點通;去西湖孤山,茗龍井秋波,看三潭印月,必是心曠神怡,彼時能無畫乎——淡妝濃抹總相宜!
這茶喫到現在喫出什么味道了?不知道!茶到有味品自高,人至淡泊水亦甘。茶,果有其妙,只是妙處難與君說。
詩,有《詩經》,唯吾祖尹吉甫廣集而孔子精選三百傳世;道,有《道德經》,唯老子騎青牛紫氣東來授函谷關令尹喜遺存;而茶,則有《茶經》,斯乃澄人陸羽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大川識茶問津留珠。
我輩後生,豈知先賢高深之堂奧?只能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的。或可從辨茶、喫茶、品茶中,感覺到陸羽《茶經》天下泡茶有七泉爲上;仿佛看到《詩經》中誦茶,“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。今我來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遲遲,載渴載飢。我心傷悲,莫知我哀”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有美一人,清揚婉兮”;似乎略解《道德經》中茶亦有道,那就是“非常道”也!茶,“道法自然”而生;人,“天人合一”而飲之——這便是大概喫出了茶的“味道”了?
我從庐山來,帶回三疊泉;
又持陽羨壺,煮茶江南天。
茶,固然好之,而汲水不可忽視。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,必在春江花月夜,茗茶則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。王安石與蘇東坡同朝,雖彼此爲政敵,然卻文人相“親”。王安石年長蘇東坡,倚老賣老,囑蘇東坡走水路去三峽時爲他取巫峽中段江水,泡上一壺陽羨茶,“且將新火試新茶”,至冬則“寒夜客來茶當酒”。可見君子之交淡如水,“純淨水”之情也。
茶、水,皆備,煮茶、飲茶之“器”豈能小覷?古人簞食瓢飲,今人茶具琳琅;北人煮茶以袪寒,南人泡茶以醒目;成化御用雞缸杯不敵紫砂大彬壺。皇家富而不貴,書生貴而清貧。瓷杯華麗,飲酒爲最甚;紫砂壺質樸,泡茶當無匹。
無論生茶、熟茶,綠茶、紅茶,發酵或半發酵茶,皆汲取天地星河之英露,萌生養精蓄銳之神妙。初飲,若霧山顯露;再飲,若雨山霓虹;三飲,若嵐山晴黛——直教人生死相許,不離不棄,與君偕老!
江左風流、金陵子弟,我等一介書生,既然無材補天,不如江上獨釣、磯邊煮茶、好友共品。也別靜對寒山讀楚辭,也別功名利祿天下事。最是對長亭晚,細雨芭蕉,闲話揚州。是非一壺茶,大江日夜流:
斯爲佳處,相期有約——喫茶去……
拿酒來 喫茶去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標題:尹石|喫茶去 拿酒來
地址:https://www.fastusing.com/article/51797.html